武汉风貌巴公邸酒店所在的江岸区汉口历史风貌区,为3A级旅游景区,是武汉市现存的文物保护建筑、优秀历史建筑保留最为完好、最为集中的区域。全区各类文博场馆21家,优秀历史建筑128处,这些建筑曾是汉口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娱乐中心,承载了武汉从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转型的城市记忆。见证了武汉在近现代历史中的变迁与发展。这里保存有武汉最完好的民国时期历史建筑和里份居住建筑群,是武汉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八七会议旧址|西北侧
八七会议会址是民国九年(1920年)英国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中的一个单元。馆舍共三层,由基本陈列展厅、辅助陈列室、临时展厅、复原会场和办公用房构成,建筑面积3036平方米。1927年8月7日,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,史称“八七会议”。八七会议会址是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,在进行党史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汉口信义公所|东北侧
汉口信义公所大楼属晚期古典主义建筑,1923年始建,1924年建成,由石格司建筑事务所(徳)设计,汉协盛营造厂施工(武汉市二级历史保护建筑)。它是一所非常典型的文艺复兴式建筑。汉口信义公所大楼的主入口设在右立面,临街的拱券式大门没有那种放肆的张扬,朴实而简洁。与不远处的巴公房子相对应,显得十分动人,给人一种温馨自在的感觉。国民政府政要宋美龄、蒋经国等路经武汉时亦居于此地。1951年1月,中华信义会改名“中国基督教信义会”,其全国总会即设在信义公所大楼。
健康幼儿园(邦可花园旧址)|东南侧
1930年,俄国商人邦可和杨格诺夫等人在汉口俄租界(今汉口鄱阳街)集资开办了一家餐厅,取名为邦可餐厅,由于具有正宗俄国风味,邦可餐厅生意兴隆,成为汉口著名的西餐厅。邦可花园是俄商邦可的私人花园,抗战时期改名为东亚花园,是伪中日文化交流协会武汉分会所在地。抗战胜利后,邦可花园又曾改名为新生花园、星光球场等。1948年,在此开办了汉口第一家民办幼儿园。1953年,改名为健康幼儿园。
高氏老宅|西南侧
高氏老宅是一栋民居。高家是湖北鄂城人,医药疗世家,兄妹四人全部行医。大姐高欣荣(1905——1997),中国著名妇产科医生。1936年留学美国,并获医学博士学位,1939年回国,同年在汉口黎黄陂路创办“高氏医院”,解放后历任武汉市二医院医师、副院长、名誉院长。20世纪60年代中国医学妇幼界有“北有林巧稚,南有高欣荣”的说法。高家大弟高有焕(1911-1972),193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学院,1946年起任汉口市立医院内科主任, 1949年赴美留学,1955年回国,任湖北医学院教授。二弟高有炳,1914年生,193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学院,后赴美留学,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研究员、世界卫生组织会员、波兰华沙医学院名誉教授。高氏老宅为三层砖混结构,红色清水砖外墙,临街立面和右侧立面分别设有阳台,建筑背面二、三层有外廊与副楼相通。建筑立面木窗均为木质百叶窗,整栋建筑简洁大方,反映了汉口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。